你认为“童心”是什么样子的?
有天下午,我走在小区里看到“奇妙的一幕”。
两个老奶奶坐在阳光下的木椅上,身边是纷纷扰扰落了一地的落叶,一个奶奶俯身捡起几片叶子,突然做了一个朝天撒花的动作,然后两个人咯吱咯吱笑起来,路过的人也跟着笑起来。
明明是很普通的画面,却成为我2020觉得最温暖的瞬间。
这一年经历太多。我渐渐明白,一个人的纯真和善良都是要在很好的环境下才能保护出来的,而真正见识过生活的毒打以后,还能觉得这个世界美好的人,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。能够永远像小孩子一样乐观、纯粹、满足,任何断壁残垣都能在她们的演绎之下变成华彩乐章。
童心的本质是一种“相信”。
相信真实,相信当下,相信所有的碰撞与可能性,相信这个世界有光,相信自己所做的选择,相信灰头土脸的生活里,只要抖一抖,总能看见一张张雀跃的欢喜脸庞。
某种程度来说,童心和年龄没什么关系。
它就是我们本能的一部分,只是大多数人长大以后,选择性屏蔽了它的存在。
但有一个人,却把生活过成了童话。
就是郑渊洁老师。
已经65岁的“童话大王”郑渊洁,最近总是上热搜,每次看到他和网友的互动都忍俊不禁。不了解他的人,只听说过他的各种title,畅销书作家、知名主编……事实上,每天习惯在网上冲浪的郑渊洁老师,就是个“爱说大实话的老顽童”!
有考研的同学说希望郑渊洁老师可以给她祝福。
郑渊洁老师老师诚恳回复道:“因为祝过一个读者考研第一了,所以只能祝你第二。”
抖音上有网友留言:“郑爷爷,我正在背您写的文章,累啊。”
郑渊洁本人跳出来说:“抱歉,你在背我写的文章,我却在玩游戏。真不应该。我现在就退出游戏。”
还有好多年前参加过郑渊洁举办的作文训练营的知乎网友,回忆说,小时候在训练营里的郑渊洁就像个“大孩子”一样,幽默、阳光,还让每一个参加训练营的孩子都在他的本子上签字,说“万一以后你们出名了,我就拿你们的签名去卖钱”,玩笑之中,隐藏着另一种狡黠的激励。
郑渊洁笔下的童话,不是为大家编织一个美好的虚幻王国,而是在用一种更柔软、更缜密的方式去向孩子们揭示真实的世界。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场叛逃。
很多人觉得,孩子就等于单纯,等于“什么都不知道”。
等于百分百纯度的真善美。
但这样的童话、这样的童心,就像过度磨皮之下的美颜滤镜。
郑渊洁所有的作品都恰恰相反,他没有预设年龄,也不会刻意“文学低龄化”,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写自己想写的故事。是充满思考的儿童文学。通过动物的拟人化来表达*斗争的《狮羊别动队》,讽刺炒股热的《金拇指》,围绕儿童教育展开的《蛇王阿奔》,至今都不过时的黑科技小说《病菌集中营》,还有令许多90后念念不忘的酣畅淋漓的《杀人蚁》,杀人的蚂蚁,只杀*,带着一丝侠气,撬开许多成年人都在回避的贪污受贿的问题。
用最简单的语言,去写最深刻的故事。
这就是郑渊洁笔下的童话。
每个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都沉浸其中,儿童时期、青少年时期所感受的那些信号,在长大以后的漫长回溯中才能渐渐看清童话背后的真相。会有人怪郑渊洁提前向孩子们揭秘“本来的世界”吗?不会,相反,我们还非常感激。